
发布日期:2025-03-11
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,习俗包括龙舟竞渡、吃粽子和挂艾叶。来历: 端午节起源于古代的楚国,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屈原因看不惯国家的腐败,跳入江中自刎殉国。为了纪念他的精神和节操,人们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。
端午节的来历之一是纪念屈原。公元前278年,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,屈原不愿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,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。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,开始举行龙舟竞赛,并投入米团以保护屈原的遗体,后来这一习俗演变成了吃粽子。端午节的来历之一是纪念伍子胥。
端午节的来历:最初目的:端午节最早是为了祛病防疫而设立的,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。屈原传说:公元前278年,秦国攻破了楚国,爱国诗人屈原不忍看到国家灭亡,在五月初五这天抱石投入了汨罗江,人们为了纪念他,就把这天定为端午节。
源于自然天象崇拜:端午节最初是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的节日,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、祈福辟邪的。纪念屈原: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,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,也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。此外,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。
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。习俗有:吃粽子、驱瘟疫、瘟神、划龙舟、悬香草(菖蒲、艾草等)等。端午节,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、祈福辟邪的节日。